
準媽媽肩負著孕育新生命的重任,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準媽媽除了要懂得營養知識外,也應該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知識,讓自己和胎兒吃得更加安全。
近幾年,各種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使準媽媽們十分焦慮,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其實有些所謂的食品安全事件屬于虛假信息,并不是真正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的頭號敵人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食品攝入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通俗地說,就是指“吃岀來的病”,典型的臨床表現就是鬧肚子(腹瀉)。據不完全統計,2010-2011年,中國約有2億人罹患食源性疾病。我們還經常聽到一個名詞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類型,其潛伏期通常為1~3天。
懷孕后,為了孕育新生命,準媽媽的身體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除了能看到腹部隆起之外,體內各種激素水平也在發生變化,有的準媽媽會出現免疫力下降。同時,為了補充營養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往往比孕前多,而此類食品更容易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準媽媽或家人在準備和制作這些食物的時候,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則,就可能使準媽媽患食源性疾病。
溫馨提示:
隨著食品工業化的發展和食品流通范圍越來越廣,食源性疾病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大;人們外出就餐次數的增加和飲食方式的變化也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率。食源性疾病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各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